“侗”見懷化⑦丨一座芷江城偏愛食泡菜,侗古佬酸蘿卜為何惹人愛?
發布日期:2022-04-12 發布人:紅網 瀏覽次數:1227
編者按:織娘巧手把經緯之美,編成五彩侗錦;工匠細琢以榫卯之技,又見鼓樓高聳;阿哥阿妹抱琵琶之音,細聽侗歌悠揚……在懷化,95萬侗族同胞世代傳習的生活方式,化作侗族文化的燦爛瑰寶。近日,紅網時刻新聞記者走進通道、會同、芷江、新晃等侗族聚居地,在聆聽、記錄中,“侗”見懷化。
芷江侗族聚居,酸蘿卜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。
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莫楚寧 懷化報道
在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,泡菜店隨處可見。其中,和平路上有一個小店,面積不大,卻總是人來人往、好不熱鬧,這便是懷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“侗古佬”酸蘿卜的總店。走入其內,首先進入視野的是幾口紋飾精美的大缸,缸里裝著這里的主角——或白色、或粉色的酸蘿卜。
侗族有句俗語:“三天不吃酸,走路打撈竄?!倍奔胰藧鄢运?,緣于獨特的居住環境和氣候條件。
侗族自古居于山區,氣候潮濕,蚊蟲聚集。酸菜的存放時間長,能防止毒蟲侵蝕,還能防治各種疾病,是再好不過的選擇。
各類酸食中,最為經典的無疑是酸蘿卜了,既可作為開胃菜,又可作為小零食。芷江幾乎家家都有腌菜壇子、酸水罐子,酸蘿卜則是飯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。
美味在傳承:手藝傳女不傳男
“按照我們本地傳統,酸蘿卜制作手藝傳女不傳男,我是從奶奶那里學來的?!倍惫爬兴崽}卜傳承人張艷告訴記者。她記得小時候總能看到奶奶提著一個裝滿酸蘿卜的小桶,在大街小巷吆喝販賣。脆生生的酸蘿卜,只需蘸上一點干辣椒粉,便足以讓食客們贊不絕口。
張艷介紹,在芷江,酸蘿卜制作技藝以家傳為主,每家做的酸蘿卜味道都不一樣,這是由于家家都有自己的“母水”。冬日里,侗民們將雪水煮開,放入蘿卜讓它們自然發酵,經10至15日后取出,再放入新的蘿卜,經過多次循環后,便形成了十分濃稠的母水,每次需要做酸蘿卜的時候,取一勺母水按一定的比例稀釋即可。
張艷和她的侗古佬酸蘿卜。
曲線“救蘿卜”:開粉店只為送酸蘿卜
2014年,張艷和丈夫從深圳回到家鄉芷江創業,開起了第一家純手工制作的侗古佬酸蘿卜。剛開業時,他們每天從早上7點守到晚上12點,然而客人并不買賬——在家家戶戶都會做酸蘿卜的芷江,侗古佬要讓人記住太難了。
于是,張艷想了一個“曲線救店”的法子——開一家粉店,把酸蘿卜作為贈品送給客人品嘗,客人覺得好吃,可以單獨購買?!傲鶋K錢一碗的米粉,又送雞蛋,又送酸蘿卜,完全不賺錢,就為了把酸蘿卜推銷出去?!被貞浧疬^往,她十分感慨。
開了三年粉店后,侗古佬酸蘿卜總算有了些名氣,有客人專門來買酸蘿卜了,估摸著時機成熟了,張艷關掉了粉店,專心做起了酸蘿卜店,并制作各類湘西泡菜放在店里一起售賣,豐富客人的選擇。
由于一直堅持純手工制作,侗古佬酸蘿卜的產量維持在每日1000斤左右,他們還運營著抖音賬號,張艷身著侗服出鏡,介紹酸蘿卜的制作過程,吸引了不少粉絲?!八€是個小網紅呢?!睆埰G的丈夫笑著說道。
惹人喜愛的“粉蘿卜”。
香飄大江南北:小生意做到惹眾人愛
如今,侗古佬酸蘿卜在全國已有20余家連鎖店,并于2019年入選懷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。這個誕生不到十年的品牌,已經成了芷江酸蘿卜的一張名片。
期間,有很多人找張艷學手藝,有些還是專門從外地趕來的。張艷和丈夫教過的學員有數百人,原本家傳的手藝,由他們帶去了大江南北。張艷說,“現在愿意堅持手工制作的人不多了,我不希望傳承就此斷掉?!?/span>
在侗古佬店里,記者注意到,制作完成的酸蘿卜有白色、粉色兩種,張艷解釋說,侗古佬酸蘿卜多采用本地的白玉春蘿卜和胭脂蘿卜,其中胭脂蘿卜的芯原本是白色的,是被泡了皮的酸水染成了粉色。
問及哪種蘿卜最受歡迎,張艷笑稱:“其實,白蘿卜和胭脂蘿卜的味道沒有太大區別,但是‘粉蘿卜’在外地少見,物以稀為貴,因此更受客人喜歡?!?/span>
多年來,張艷始終堅持向本地農民采購蘿卜,農民送來多少,她就收多少?!巴晏}卜市場價最低都是八毛一斤,但是今年因為疫情,蘿卜賣不出去,市場價跌到了四毛,但我還是堅持按照八毛一斤收,不能讓農民虧本,這是我們做生意的良心?!睆埰G說。